请允许我以中国法医鼻祖宋慈《洗冤录集》中的一句话,作为开头。
捍生者权,替死者言。
《朝雪录》这部剧的大结局,可以说是完美将这句话的深意给演绎了出来,让人拍手称赞。
看完38集大结局后,我也是悲喜难言。
看着晋王案、沈毅案、睿王案接连水落石出,假皇帝被沈莞查出身份后殒命,男女主也大婚欢喜结局,感到痛快解气。
可仿佛一段旅途就此终结,心中又有些不舍。
不吹不黑,这部古装探案黑马剧给我带来的追剧投入感,甚至比今年很多大剧都多。
剧集高开高走,热度一路狂飙破万,甚至超过了桃厂很多经典剧,也算观众,对这部豆瓣仅有6.4分的剧集的另一种认可。
看完大结局,再回望之前的剧情,更觉高热度、低评分并不能掩盖,该剧为2025国产古装探案剧,带来一抹奇诡的亮色。
1:关于大结局
《朝雪录》结局篇,太后赐婚之下,沈莞燕迟成婚,却没有十里红妆。
因燕迟之父睿王新丧,二人身着深绿婚服,欢喜中带着一丝悲伤。
也是令人唏嘘感慨,从沈莞化身秦莞联手燕迟破获了各式诡谲大案,到终于接近真相,世事虽然曲折婉转,但一切真相终于要大白了。
众所周知,一部古装悬疑探案剧好不好看,收官至关重要。
《朝雪录》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没有故弄玄虚,一上来就切入主题。
两个案件,令观众快速入戏。
第一个:睿王案。
引出整个大结局的,正是男主之父睿王遇害。
一直以来,睿王都是带领朔西军守护边关的忠臣良将。
可自古忠臣良将,多半不得善终。
就在皇帝赐婚成王之时,消息传来,睿王在边关被戎敌所害。
可是燕迟和秦莞很快发现,睿王被虐杀的“戎狄绳索阵”另有乾坤,事情处处不合情理,更像是有人伪造现场。
秦莞开棺验尸,发现睿王多处骨折背后另有蹊跷,杀他的不是戎敌,而是朔西军内部之人。
下手的,就是忌惮他军权的成王。
可成王背后那个人,却是忌惮他军功的皇帝。
由此,睿王案和晋王案也紧紧连在一起。男女主的仇人重合了:当朝皇帝。
第二个:太子案。
随着故事进入结局,前朝后宫已经铺出一张巨大的网。
皇后联合忠勇侯府给太子铺路,成王迎娶素贵妃侄女冯沉碧给自己增添势力,加上睿王之死,也令秦莞燕迟一步步走到了权力旋涡中心,也就越来越接近真相。
随着皇上查到宋希闻之死和皇后有关,立刻借力打力,
利用成王冲在前面,不仅废掉太子囚禁起来,还准备废后。
成王则借此成为皇帝手中的棋子,开始借彻查宋希闻置太子一党于死地。
接着太子被皇帝故意放走,目的就是利用成王杀掉太子,斩草除根,
而成王也果然没有令他失望,追上太子当场斩杀。
而失去利用价值的成王,也很快在被秦莞殿前验尸查出真相后,被皇帝圈禁,最后死于燕迟之手。
但在重重乱局中,主角团却开始接近真相,破局关键,就是信王邀请秦莞燕迟到府,为母妃验尸。
而随着秦宛验尸找出当年晋王案疑点,整部剧的三大最后悬疑点也终于水落石出。
悬疑一:皇帝藏着怎样的秘密?
故事讲到这里,一个疑点已经十分明显:为什么皇帝一定要置太子于死地?
除非太子根本不是他亲生儿子。他也不是真皇帝。
而通过对比皇帝前后笔迹,
秦宛也发现了背后秘密:真正的当朝皇帝已死,这个伪帝其实是皇帝的双生兄弟义王严涵。
当年他利用平叛之机,将真皇帝诱杀于风雷岭,从此假扮皇帝,太后对此早已察觉,但却只能将错就错,至少保住一个儿子。
而这位伪帝当然从此将皇帝的骨肉视为眼中钉,而他真正想要扶持上位的也不是被他当手中刀的成王,而是亲生子燕离。
而这又引出了第二个谜底——
悬疑二:晋王案与沈父旧案真相为何?
晋王当年作为先帝皇子,在众兄弟中声望最高,却因被诬陷“逼奸锦妃、闯宫弑妃”而获罪,最终在狱中“畏罪自杀”。
也是这一案,引出女主父亲沈毅被害案。
而这一切的背后真相,则是精通医术的锦妃在为伪帝治伤时,意外通过胎记发现了伪帝的身份,事后被伪帝亲自灭口,而晋王正好撞破这一幕。
而愚忠的晋王最终为保社稷稳定,狱中自尽。
大权在握的伪帝除掉了与锦妃交好的睿王妃,也为日后他铲除睿王埋下伏笔。
而查出真相的大理寺卿沈毅坚持调查晋王案疑点,拒绝结案,被副手李牧云诬陷为“晋王同党”。
伪帝顺势借成王之手诛杀沈家满门,仅幼女沈莞跳河逃生。
一切旧案都清楚了。
悬疑三:秦莞如何理清真相?
真相已清,该大结局了。
但没想到,最后跳出来谋朝篡位的,竟是一直因眼瞎表现得与世无争的信王,而他也正是剧中一直设私刑的天道社首领。
他勾结太监,在宫中对伪帝下毒,又禁锢了进宫的燕离,用这个伪帝的亲生儿子逼他下退位诏给自己。
关键时刻,岳凝和燕迟赶到,抓住信王,平息宫变。
最终信王被伪帝所杀,而伪帝也死于信王下的毒。
几乎同时,恶贯满盈的皇后与严夫人同归于尽。旧案所有罪魁,到此全部殒命。
秦莞和燕迟向太后说明一切后,太后最终掩盖了伪帝真相,并传位一直假装不会说话,实则亲眼看到伪帝弑杀母妃的绥哥儿。
平乱有功的燕迟则被封摄政王,秦莞成为王妃。
向往自由的燕离则在燕迟的掩护下,离开皇宫与岳凝浪迹江湖。
故事最后,在秦莞力主下,刑部发出新法条:凡情侣、同居相杀者,罪加一等。
这段剧情一出来,我不知道大家什么感觉,我当真是感慨万千,对于剧名《朝雪录》,以及正邪善恶,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2:关于《朝雪录》
初看《朝雪录》,我一开始并不在意,这两年看过同类题材的古装探案剧不少,总觉得后续产出的剧集,再也复制不了《唐诡》的成功了。
没想到,这部《朝雪录》做到了。
该剧采用的是近年古装探案剧中常见“探案+奇诡+恋爱”模式,背负血海深仇的女主当上仵作,一边查案一边追查真相。
绝美女仵作和叛逆皇子双强合作,从无头新娘案开始屡破奇案。
虽然推理逻辑bug不少,但胜在剧情节奏紧凑,权谋、探案、宫斗宅斗,几条故事线齐头并进,故事从不拖泥带水。
几个案件中的中式恐怖氛围,也是渲染得十分渗人,验尸环节的镜头尺度更是一点不低。
尤其是看完几集之后,你就会真正入戏,越看越上瘾,越看越觉得好看。
观众一路跟着男女主探案寻凶,而到了大结局,前朝旧案和睿王新案,又构成连环套,
男女主破局的剧情不过1集,但却成功点题,将之前所有的剧情铺垫,全部释放。
当大结局新案旧案连环告破,一切尘埃落定,音乐响起来的一瞬间,我也是内心感慨。
好的古装探案剧,必然能令观众共情,《朝雪录》大结局做到了。
3:关于演员演技
《朝雪录》整部剧看完,剧中演员,当属剧集成为黑马的另一大关键。
最重要的,绝对是女主李兰迪。
说实话秦宛这个角色,亮眼是亮眼,可她既有仵医双修的绝世天才外挂,又有天龙人护体的霸道世子真爱外挂,每次探出真相还要发表一段长篇大论的感言,从而扛起独立大女主的人设。
多少有些让人产生何不食肉糜的既视感。
既然人设有瑕疵,为什么角色还是爆了?因为李兰迪。
李兰迪不仅在剧中美出了新境界,侧脸正脸怼脸都美的没话说,演技和台词也都扛住了。
李兰迪本身就适合这种高智商倔强加灵动的女主,这次的肢体语言,更显手法沉稳、观察入微、推理精准,每一步都透着极致的专业素养,更让有一身岐黄之术的“尸语者”形象说服力十足。
而几场为受害女子洗冤找出真相的戏,李兰迪都通过表情和动作演绎出人物内心的涌动,令观众能感同身受。
不得不说,如果不是李兰迪的演绎太精彩,剧集可能无法爆成今天这样。
而除了李兰迪,剧中还有三位演员秀出不俗演技。
第一位:沈羽洁
李兰迪的表现虽然亮眼,但并没有遮蔽这位小花的光彩。
岳凝这个角色本身就亮眼,身为燕迟表妹兼长公主心腹,却是个粉裙翩跹飞檐走壁的“猴王郡主”,角色宛如龌龊权贵中的一缕清泉,还屡屡靠武功帮女主破解困局。
剧中沈羽洁的表现也可圈可点,和李兰迪对戏也完全不落下风。
岳凝和燕离的CP也很足,刁蛮郡主和浪荡王爷耍花腔谁不爱看。
第二位:任重
任重演的这个皇帝,角色是典型的双面人。
表面上对母后孝顺、兄友弟恭,可其实却并非如此。
他只是稳坐朝堂,就让观众直觉这个皇帝有问题,挑拨太子和成王兄弟相残的眼神中充满审视,也让人毛骨悚然。
在国剧中沉寂了一段的任重显然重新渐入佳境,连续两部新剧热度破万,俨然成为国剧新的福将,绝非只是靠运气。
第三位:李晟
李晟是剧中另一个惊喜,虽然角色戏份并不多,但妆造神采都戏味十足,总让人觉得这个皇后马上就要起兵造反了。
其实角色并没有如此分量,是李晟的表演增添了角色的威仪与狠厉。
此外,《少年英雄方世玉》中的“苗翠花”恬妞,《还珠格格》中的皇后戴春荣,都是好久不见功力不减,她们的表演也为剧增添不少色彩。
4、事实证明,《唐诡》之后,古装探案剧又打出黑马
提到《朝雪录》,那就不能不提国剧近年的黑马之王:古装探案剧。
虽然这个类型从来不是国剧主流,但从《御赐小仵作》《唐诡》到《朝雪录》,这个类型绝对已成为国剧黑马常客。
由《朝雪录》,我们也能看出其中原因。
比如女强+权谋+探案的爆款模式屡试不爽。
剧集的确不完美,悬疑的深度和逻辑的缜密度,它不及《御赐小仵作》;从案件的奇诡程度看,它也不及唐诡。
但绝美女仵作+少年将军的探案组合足够养眼,剧集节奏突飞猛进,足以掩盖剧集的种种瑕疵。
尤其是剧中女主探案的场景,古人验骨伤,竟然用醋+酒+蒸汽这种神奇组合,将处理好的尸骨置于热醋蒸汽之上,利用酒醋渗透和热力熏蒸,从而精准判断骨折是生前还是死后造成,为案件拨开迷雾。
这些精彩的验尸场景,足够吸引眼球。
又比如中式恐怖再度立功。
剧中的案件深度虽不及唐诡,但包含的许多中式元素还是唐诡味十足,主创在视听呈现上足够用心。
从喜堂变灵堂,新娘头颅不翼而飞红盖头飘过回廊的长镜头,到古井旁的的悠悠“鬼火”,既恐怖张力十足,又带着中式传统文化的味道。
正是透过这些精彩场景,女主朝雪即“昭雪”,每一桩单元案皆为无法发声者伸冤,带着观众一路探案找出真相。
最终凭借过往爆款模式成功冒头,证明古装探案剧爆款密码依然有效。
可以说相比较博眼球的大尺度案件,那种包裹在奇案背后对世态人心的挖掘反而更让人触动。
希望《朝雪录》后,还有古装探案剧能在这条道路上更进一步,赢下热度,也为古装探案剧口碑“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