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醒来一看,《扫毒风暴》评分涨到8了,可喜可贺。
可说实话,我还是觉得偏低。
除了剧中某些镜头,为了追求真实感,像娄烨的电影一样晃得人头晕之外,还真就挑不出多少毛病了。
你说演技吧,段奕宏、秦昊,包括一些配角,哪个演技都完全在线。
你要说前后逻辑吧,剧中也极少出现明显的漏洞。
因此说《扫毒风暴》是一部制作精良的大剧,是一点都不带夸张的成分的。
但问题是,有朋友对这样的题材,是不太感冒的。
还有别的选择吗?
哎,还真让您问着了。
根据某权威电视剧博主爆料,39集年代传奇大剧《生万物》,将于8月14日登上央视八套黄金档,爱奇艺同步跟播。
关于此消息,我有两点想说:
其一,该消息仅供参考,具体播出时间,还是要以电视台排播为准;
其二,朋友们又有大剧可追了。
按照惯例,先说故事。
天牛庙村首富之女宁绣绣出嫁当天被土匪绑架,父亲宁学祥舍不得卖地赎她,将她的妹妹嫁给她青梅竹马的恋人费文典。
绣绣决绝地与父亲断绝了关系,嫁给救了自己的庄户汉子封大脚,学着干农活并慢慢明白了土地对于农民的意义。
受杜春林等人的革命思想的启发,她用所学的知识帮助邻居们,带领村里的妇女一起摆脱封建思想桎梏。
她和乡亲们一起除匪患、抗日、拥军,在清苦但又充满传奇的二十年岁月中,天牛庙村的土地见证了普通农民在时代洪流中的坚韧抗争、精神觉醒与命运变迁。
本剧的故事,改编自赵德发创作的小说《缱绻与决绝》。
其主旨,主要讲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的齐鲁大地上,围绕农村土地变迁发生的跌宕起伏的故事,用小人物彰显大情怀,以角色命运抒写时代变革。
一看到这故事,以及年代剧气势恢宏的底色,瞬间让我想起了不少年代剧佳作,例如《闯关东》《人世间》等等。
但就《生万物》的内核表达而言,其深刻的内涵,不输任何一部大剧。
第一大看点,新女性主义的觉醒。
看似旧时代的农耕,实则全是对当下本质性的解构。
主角宁绣绣的成长轨迹构成一条清晰的女性主义叙事线。
从被父亲当作 “土地交易筹码” 的封建牺牲品,到带领妇女放足、识字、参与公共事务的变革者,她的蜕变打破了传统乡村“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
煤油灯下,女人们用绣花针在土地契约上签字,将传统女红技艺转化为争取土地权益的工具,实现了从“被书写者”到“书写者”的身份转换。
这种女性觉醒与土地解放的同频共振,与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形成互文 —— 女性与自然在父权社会中均处于被压迫地位,宁绣绣通过改造土地(如推广有机肥)重获对身体与命运的掌控权,隐喻着女性与自然的双重救赎。
第二大看点,在女性主义的外衣包裹之下,其实直指的,都是人性。
在农业社会,土地就是最典型的生产资料。
本剧中,更是贯穿全剧的精神图腾。
宁学祥因吝惜土地拒绝赎女的情结,成为整个家族命运转折的起点,折射出传统农耕社会中土地对人性的异化 —— 当土地从生存根基异化为权力符号,亲情与伦理便沦为牺牲品。
同样的,金钱、资本对人性的异化,更是达到了极致。
宁绣绣在经历被家族抛弃、成为农妇的蜕变后,逐渐领悟到土地的双重性:它既是束缚农民的枷锁(如封二因庄稼不长对上天的诘问),也是孕育生命的母体(如她带领村民改良土壤、发展生态农业)。
第三大看点,主创团队相当靠谱。
在我看来,想要拍出年代大剧独有的“史诗感”,是很考验导演水平的。
但当我一看导演是刘家成时,瞬间就觉得,彻底稳了。
为什么?
因为当初凭借着《铁齿铜牙纪晓岚》一炮而红后,刘家成可谓是一头就钻进了年代剧中,关键是成绩斐然。
像什么《情满四合院》《正阳门下》,以及《高粱红了》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
演员方面,更不用担心了。
此次的乡土角色,无论是对杨幂还是欧豪而言,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原因很简单,就是与以往他们塑造过的角色,反差实在太大了。
其他主演方面,像倪大红、林永健、秦海璐、邢菲、张天阳、蓝盈莹、赵达、潘之琳等人,也让人充满十足的期待。
相较于《白鹿原》对儒家宗法制度的史诗性解构,《生万物》更聚焦土地伦理的现代转型。白嘉轩用乡约维系的“仁义白鹿村”,在《生万物》中被宁绣绣的“土地合作社”替代,传统乡绅权威让位于技术理性与集体协商。
《生万物》以土地为镜,照见中国乡村百年变迁的缩影。
它通过女性觉醒、土地伦理、代际对话等多种维度,构建起一个充满张力的叙事空间。
你会来追这部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