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使者》第二季回归了,都看了吧?
《和平使者》第二季
对这部剧,我们不能仅仅把它看作是一个普通的续篇,而是应该将之定位为詹姆斯·古恩和彼得·萨夫兰执掌下的新DC宇宙,在当下这个关键的过渡时期,非常重要的世界观架设行为。
所以这部剧集承担着双重使命:一方面,它需要延续第一季比较成功的,由角色驱动的故事;另一方面,它必须充当DCU的指南针,告诉观众哪些被保留、哪些被舍弃、哪些被重塑,教会观众接下来怎么理解这个全新的宇宙。
本季开篇,克里斯·史密斯在他父亲的量子展开室中发现了一扇通往平行现实的门。在这个名叫DC2的世界里,他那充满虐待的父亲,其实是一位备受爱戴的英雄,而他已故的哥哥基思,也依然在世。
这一设定并非为了开启多元宇宙狂欢,它的主要作用是心理层面的。它为克里斯提供了一个具象化的愿景,如果他没有遭受那些创伤,他本可能拥有什么样的生活?
这就使得他当下的痛苦、负罪感和孤独感,变得更加尖锐。
平行世界的和平使者战衣上的鸽子标志,甚至是朝上飞翔的,这与他事实上胸前朝下的标志形成了鲜明的视觉对比,象征着他的另一条积极向上的人生轨迹。
这种叙事选择是对观众期待的刻意颠覆。
漫威电影宇宙也有多元宇宙,用途主要是制造外部威胁,还有服务粉丝的客串效果,但古恩运用相似的概念是为了构建一种内在冲突。这里的主要反派并非来自另一个地球的恶棍,而是克里斯能看到却永远无法拥有的「更美好生活」这一理念本身。
这使得核心冲突变得极为个人化,与DCU优先考虑故事的既定目标完全一致。
在第一集结尾意外杀死了自己理想化的平行世界对应体后,克里斯在第二集中招募了异常热心的义警,帮助他处理尸体。这个画面真的非常具有冲击力,但又有一种预期之外的古怪幽默。我们看到克里斯用骨锯肢解了一具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尸体,并将他的部件投入焚化炉。
这个场景的灵感,大概是古恩从特罗马(Troma)的恐怖片中得到的。整个过程几乎完全以严肃的基调呈现,摒弃了搞笑的属性,深入挖掘这一行为所带来的情感恐惧,以及焦虑。
我们记得在第一季中,暴力常被用于制造喜剧效果,例如蝴蝶们血腥的死法。然而在这里,克里斯肢解自己的行为,是对他自我憎恨的一种残酷的视觉化呈现,也是他拼命摧毁自身所鄙视部分的绝望尝试。它以最直观的方式将他的内在心理状态外化。这不仅仅是为了血腥而血腥;这是一个叙事节点,它比连篇累牍的对话更能揭示克里斯破碎的内心世界。
DC宇宙的切换是剧集的重要任务之一。第一集开头就是前情提要,在这段回顾中,第一季结局中DCEU正义联盟的客串镜头被无缝替换为DCU正义帮的新画面,其中包括来自古恩《超人》电影的角色,如鹰女和盖·加德纳。对话也相应修改,将关于海王的笑话替换为盖和鹰女之间关于和平使者的调侃。
古恩之所以选择这种方法,而非更复杂的剧情内解释,比如说通过多元宇宙传送门,可能是因为他决定不要在解释过去的矛盾上陷入泥潭,只要能尽快将观众带入新故事,历史包袱不算什么。
所以新的DCU不会浪费叙事精力去为DCEU混乱的过往辩护。这种做法主要考虑的是普通观众的体验,而不想太纠结于一小部分资深粉丝的执着。古恩亲口说过,他不考虑过于复杂的修复方案,因为普通人根本不在乎。普通人不会太深入地关心这些设定方面的东西。
他还说,过去是否完全一致并不重要……这些都不是真的。它们都只是我们讲述的故事。
他都这么说了,那观众确实没必要太纠结了。
所以DCEU是一个累积型的宇宙,电影由不同创作者在不同程度的协调下制作,「设定」是所有这些时常矛盾的部分的总和。
而古恩和萨夫兰正在构建一个挑选型的宇宙,他们主动选择过去的哪些部分可以融入进来,如果不行,就舍弃。
在这个意义上,《和平使者》既不是抛弃一切的硬重启,也不是必须背负所有包袱的延续。它更像是说,DCU将由现有最佳的部分构建而成,并在一个统一的创作愿景下进行组装。
那么第二季相比之前的第一季,主题层面也发生了变化。第一季是关于一群格格不入者组建临时家庭的故事,第二季则始于这个家庭的分崩离析。
每个角色现在都漂泊不定,独自寻找着存在的价值。这种从团结到孤立的转变是本季核心的情感前提,所以这一季是更黑暗、更悲伤的故事。
比如说和平使者自己,被负罪感和孤独吞噬,艰难地寻找认可。哈考特被沃勒列入黑名单,找不到工作。阿德巴约和妻子疏远,后者拒绝了她的新生活。而埃克诺莫斯被困在一份道德感和对朋友的忠诚发生了冲突的工作中。
本质上,这一季是关于创伤。它是一种系统性的力量,以不同方式影响着整个团队。克里斯的创伤表现为自我厌恶和对爱的渴求。哈考特的创伤表现为攻击性的自力更生和情感压抑。阿德巴约的创伤表现为一种被迫的、脆弱的乐观。埃克诺莫斯的创伤则表现为道德上的瘫痪。所以这是一群试图独自疗伤却失败的人组成的破碎系统。
古恩的风格融合了幼稚、粗俗的屎尿屁幽默,还有时而深刻的情感真诚和脆弱时刻。简单说就是粗俗和真心的结合。
古恩曾透露,他最初为第二季构思的大纲,是和平使者被其他白人至上主义超级英雄追杀,为他父亲的死复仇。但后来改变了,古恩觉得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第一季主题的重复,他希望让故事发生一些转折。《超人》电影的开发为他提供了一条更具吸引力、情感上更能引起共鸣的道路,那就是迫使克里斯处理他的内心恶魔,而不是另一个外部威胁。
剧集中有一个关键场景,是和平使者拖车里的量子展开室发出的能量信号,和《超人》的事件极为相似,也就是说,莱克斯·卢瑟使用了相同的袖珍宇宙技术。两个作品被很自然地勾连起来。
同时观众也获得一个悬念,像奥吉·史密斯这样一个低级反派,怎么会获得莱克斯·卢瑟用的技术?是否暗示DCU中存在一个不为人知的技术黑市?
还想到一个问题,也是最近看所有超英电影或者剧集,都难免去想的问题。
到2025年,「超级英雄疲劳」的心态已经不可能回避,两大巨头到底应该怎么办?
MCU的策略是,延续费奇发明的单一宏大叙事,最终汇集到大规模的交叉事件的方法,也就是无限传奇已经证明成功的模式。然而,在第四阶段大量内容涌现后,他们也认识到需要放慢节奏。
而DCU古恩的方法截然不同。古恩希望DCU更像《星球大战》或《权力的游戏》,而不是MCU。建立一个广阔的共享世界,其中可以发生许多不同的、很大程度上自成一体的故事。
所以他的目标主要是建立一个宇宙,然后在其中讲述故事,而不是讲述一个需要观看所有内容才能理解的长篇故事。
这两种策略代表了IP理念的分歧。漫威认为基本模式没有问题,问题出在质量控制和节奏。DC则提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模式。
换言之,MCU像一个分段的连续剧,而DCU是共享同一个设定的单元剧。
《和平使者》的成败,正是DCU的关键试金石。如果观众接受一部深度关联但不需要做功课的剧集,那就验证了古恩的方法,是有效的,可以成为应对「超英疲劳」的解法。
所以《和平使者》第二季的目标,绝对不止是讲好一个故事,而是要进行一场复杂的创造性拆解和重建。
古恩宇宙的基础,将不是错综复杂的情节机制,或者惊天动地的奇观,而是在一个充满神与怪物的世界里,对某种粗俗而又深刻的人性化的追寻。
我们想见证的是,一个建立在有缺陷角色之上的宇宙,是唯一值得拯救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