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电影 从哪吒2到浪浪山,为何国产动画电影总能出爆款?

从哪吒2到浪浪山,为何国产动画电影总能出爆款?


▲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上映第17天,累计票房已突破十亿,成为2025年暑期档票房黑马。图/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官方微博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根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2025年8月18日,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上映第17天,累计票房已突破十亿,成为2025年暑期档票房黑马,超过《功夫熊猫3》,创下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电影票房记录,也冲进中国影史动画电影票房榜前十,爆款潜力初显。

电影的火热直接推动周边衍生品热销,浪浪山IP毛绒品类受欢迎度最高,角色玩偶则卖到断货。这一火爆现象表明,在后《哪吒》时代,国产动画电影同样可以做到“叫好又叫座”、实现市场和社会的“双赢”效应。

创造新奇的观赏体验

必须承认,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转化与现代叙事策略,是国产动画电影受到观众欢迎的前提条件。电影《浪浪山小妖怪》脱胎于2023年的爆款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第一话《小妖怪的夏天》,而《小妖怪的夏天》则是以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无名小妖为主角,通过底层视角重新讲述“取经”故事,把人们耳熟能详的西游世界以全新的方式呈现。

应该说,基于传统文化改编、依托人们熟知人物形象的好处在于电影无需对人物再多做介绍铺垫,观众就可以瞬间激活记忆并马上代入,这对于时长有限的电影来说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能“以全新的方式呈现”人物,又需要足够“出乎意料、情理之中”的丰沛想象力才能满足观众的好奇心。这种“传统IP现代化”的“旧瓶装新酒”创作路径,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表现为“我命由我不由天”、叛逆又热血的哪吒形象;在《浪浪山小妖怪》中是背负水壶、勇敢做自己的小猪妖。这一对传统文化既尊重又创新的态度,使国产动画电影既能够满足观众对传统文化的情感需求,又能给人以新奇的观赏体验和审美享受。

引发情感共鸣

在这一意义上讲,国产动画电影的成功或许在于其在精神层面的写实,能够引发观众的强烈情感共鸣。看似虚拟的动画世界里,紧密联系的是现实生活,它以独特的方式反映出人们内心的情感与现实困境。

比如《浪浪山小妖怪》中小猪妖等角色,就像现实生活中努力奋斗的普通人,他们怀揣梦想、历经挫折、不断成长,这些故事和情感让观众仿佛看到了自己的身影。

相较而言,真人电影虽然也能展现现实生活,但受限于真实场景和人物表现的相对真实性,在对一些情感和社会现象的表达上,有时难以像动画电影那样做到极致地抽象与放大。而动画电影可以通过象征、隐喻等手法,将现实生活中的复杂情感和社会问题以一种更具想象力的方式呈现,使观众在欣赏奇幻故事的同时,也能获得对生活新的思考和感悟。

聚焦内容品质

值得一提的是,与真人电影相比,动画电影几乎不受演员因素的制约或干扰,因此有可能将全部精力聚焦于内容品质。

在真人电影领域,演员片酬特别是明星片酬是不能忽略的一个因素,然而占比过高的片酬事实上会压缩电影在制作环节的投入,还可能导致影片过于依赖明星效应,忽视内容本身的打磨。而且,演员一旦陷入负面新闻,还会对影片口碑和票房造成严重影响。

而动画电影只需将资金主要投入到剧本创作、画面绘制、音效制作等内容创作环节,就可能大幅提升电影内容本身质量。据报道《浪浪山小妖怪》的主创制作团队就有600人,他们精心打磨1800多组镜头,20多位画师共完成近2000张场景,每一个细节都蕴含创作者对内容品质的追求;电影画面则选择水墨、写意、粗线条,甚至保留二维动画的“稚拙感”。他们不用考虑演员档期、形象等问题,可以心无旁骛地用画笔和技术去构建一个符合自己理想的动画世界。

这种看似反潮流、反效率的“不经济”选择,却让观众感受到情绪上的信任感。事实上,历经五年精心打磨的《哪吒2》同样如此。

此外,观众对真人电影可能存在的审美疲劳,也为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契机。随着电影市场的不断发展,真人电影的题材和表现形式逐渐趋于同质化,观众对于千篇一律的剧情和套路化的表演难免失去兴趣。然而动画电影以其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新的叙事方式,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体验,也满足了观众对新鲜感和独特性的追求。

可以说,高品质未必会产生高票房,但低品质肯定不会受到观众喜欢。这样看来,国产动画电影“叫好又叫座”的现象恐怕凭借的是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专注内容品质的制作理念、对现实情感的深刻表达以及独特的艺术魅力。

未来,中国动画电影若能继续保持对内容的执着追求,在选择“好故事”的基础上同时还能把“好故事”讲好,必将能持续创造更多辉煌,为观众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推动中国电影产业迈向新的高度。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我们还能再信一次成龙吗?
下一篇
10 部烂番茄评分超低的科幻片:其实值得一看

评论

评论已关闭

推荐阅读